引言:
在国家“降本增效”与“绿色低碳”双重战略驱动下,新能源革命正迈向纵深发展阶段,充电成为能源转型新引擎。作为能源生态数字化服务的先行者,驿能科技于7月正式上线充电业务,标志着其在物流能源领域的布局迈出关键一步。对话驿能科技副总裁许晓鹤,探寻其充电业务背后的战略考量与行业价值。
一、锚定绿色转型,从能源数字化到充电生态布局
驿能科技充电业务的上线,得益于母公司高灯科技在交通领域的深厚沉淀。作为腾讯生态企业,高灯科技旗下“ETC 助手” 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 ETC 服务平台,而驿能科技则将这一数字化能力延申至能源领域 —— 从传统能源加注起步,在绿色转型中推出充电业务,成功构建起涵盖“合规、提质、增效、降本、绿色” 这五大核心价值的能源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正以充电业务为枢纽,连接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推动物流行业全面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驿能科技副总裁许晓鹤表示,这既是企业响应国家 “双碳” 目标的实践,也是物流能源领域升级的必然路径。
二、破解行业痛点,挖掘物流电能万亿蓝海补给潜能
“当前,新能源物流车渗透率正以年均超40% 的速度迅猛增长。但与之形成巨大落差的,是远未满足的电能补给需求,这是一个亟待释放的万亿级市场。”许晓鹤讲道。
为此,驿能科技打造了“高效、经济、合规”三位一体的充电服务体系,直击行业痛点:
1、场景适配:聚焦物流园区、高速服务区等核心场景,联合云快充等伙伴,提供超级快充、有序充电、换电等多元服务,破解 “找桩难、排队久、功率低” 问题;
2、成本优化:通过挖掘车队运营数据,结合路线、货物类型等多维分析,提供定制化充电网络方案,在保障补能的同时降低企业成本;
3、高效补能: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毫秒级桩态监控与 AI 动态调度,推动运营效率提升 30% 以上,跳出传统充电 “效率低、盈利难” 的困局。
在战略布局上,驿能科技短期重点在核心节点枢纽以及物流干线快速布局规模化充电网络,精准匹配场景需求。通过打造标杆项目,持续优化商业模式,输出可复制的成功经验。长期则以“平台化服务 + 深度运营” 双轮驱动,构建涵盖电能补给、数据服务、生态协同在内的综合价值体系,将“能源交易” 升级为 “全链路价值服务”。
三、科技赋能未来,AI与区块链重塑物流能源生态
“在未来,驿能科技将把AI技术融入加快油气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发展中,在能源管理全链条中,促进效率、决策、成本优化全面升级,推动能源管理朝着多元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许晓鹤描绘这一技术蓝图。
在 “AI + 能源” 领域,驿能科技将对路径规划系统进行升级,突破传统导航 “只认距离不认成本”的局限,AI 系统基于起止点、货品类型、能源成本、高速成本等核心变量,再结合运势时效、行车安全、综合成本等刚性需求,精准计算出能源成本最低、时耗最合理、路桥费最优惠的三维最优方案,将为物流企业实现运营成本压降与效率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许晓鹤强调,在物流能源领域,“选对站点” 与 “算对路线” 同等重要。”基于此,AI系统会对合作站点实施多维度标签化与动态分级,依据任务场景、成本要求、品质偏好等要素,智能筛选最优供应商组合,从而保障供应稳定并构建可持续成本优势。未来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都将持续反哺模型,驱动其自主学习、动态迭代——最终形成闭环体系。“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技术,重新定义物流能源的可能性。” 许晓鹤的话语充满笃定,这样的未来在技术迭代浪潮中已清晰可见。而我们,同样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为践行国家“以数治税”理念,驿能科技依托创新数字技术,在其核心“交易鉴证”能力通过无感化数据采集,在运单发布开始到运费结算的全流程中,对关键要素节点信息实时上报,并辅助外部数据交叉对比。其内置数字化风控管理引擎,凭借百余种风控因子,实现能源交易全流程监控。交易鉴证服务严格保障每笔交易 “四流合一”,既能有效规避税务风险,更实现能源、ETC费用的合规进项抵扣,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目前,驿能科技正积极探索将区块链技术深度融入这一服务体系。借助区块链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性,推动能源交易数据 “无感采集’自动上链,实现交易关键信息加密存证,既保障能源支付、使用及发票合规,强化平台审核与风控能力,为税务合规和审计核查奠定基础,又构建起多方参与的“信任共同体”提升交易透明度与信任度。
“区块链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合规方面,”许晓鹤补充说,“其更多体现在绿色赋能上。碳足迹‘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使企业能够精准量化每公里减排成效,还能顺利对接绿色信贷等金融服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
结语
充电业务的启航,对驿能科技而言,是 “多能源数字化” 布局的关键落子,却远非终点。当物流行业的车轮滚滚向前,驿能科技的故事或许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在不久的将来,当氢能重卡、电能成为常态,驿能科技又会写下怎样的篇章?时间会给出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那些关于 “更合规、更高效、更绿色” 的探索,永远值得期待。